首页 > 文章中心 > 播音主持

播音主持范文精选

播音主持

播音主持范文第1篇

当今社会一个新型的媒体环境已经产生,全新的媒体环境下结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优势,将二者进行深度的融合。在这种新型的媒体环境下,新兴的媒体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碎片化特征,而电视广播主持受到传统教育和传统媒体播出方式的影响,难以快速地进行转型。针对这种现象,电视播音主持应该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尽快树立新型的行业理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加速转型,争取成为行业中的中高端人才。

一、融媒体含义概述

融媒体就是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紧密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全新特征的媒体形式和媒体平台。融媒体不仅具有新型媒体的现代化特征,也能将传统媒体的优势融入到平台当中。这种形式的创新,对整个媒体行业和从业人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然,这种融合也是必然的趋势,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广大受众的受教育程度和思维模式不断转变,传统的媒体不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单项的传播方式无法真正地反映受众的想法和意见,所以要结合新媒体的双向交流方式,来达到传播媒体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信息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传统媒体受到播出时间和类型的限制,不能够满足受众多样性的信息获取要求。

二、电视播音主持在融媒体语境下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媒体优势不断弱化根据互联网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在近年来快速发展,互联网用户数量激增。而在调查数据当中,手机端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不断增加。手机作为移动终端中最便捷、最普遍的形式,用手机进行互联网信息的获取成为了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新型媒体借助手机终端取代了传统电视和广播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智能设备不断更新和普及,不仅丰富了信息的多样性,更转变了用户接受信息的地位。从原来的单向性被动接受到主动挑选信息,使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有了很强的自主性。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更加具有时效性,信息平台的选择也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这些都一定程度地阻碍了传统媒体的发展,竞争压力逐渐加大。

(二)电视播音主持的形式传统、特色不足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传播的内容也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而传统媒体受到播出形式和内容的局限性,限制了电视播音主持的风格和表现方式。只是单一地从声音的角度对节目进行播报,难以将稿件内容中的情绪和感情表达出来,难以发挥出自身的特色。除此之外,很多电视节目对于主持人的着装、身体行为甚至面部表情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在这种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下,必然会产生固化的表现形式,难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

(三)受众拥有高度新闻话语权在过去传统媒体形式的影响下,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观众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而新闻的话语权在新闻播报者和电视广播媒体身上,对社会舆论具有导向性的作用。而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观众能够自主地选择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接受信息的方式,对信息也有了自己的评价和判断。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公众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社会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融媒体时代公众具有很高的新闻话语权,相对而言广播电视主持人的新闻话语权就被一定程度地削弱,甚至一些与社会公众认知不符合的事件评论还会引发舆论冲突。

三、融媒体语境下电视播音主持转型的具体方式

(一)从业人员要树立全新的行业理念近年来,媒体行业的竞争压力逐步加大,电视播音主持人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树立全新的行业理念,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现阶段电视工作的传播内容呈现出纵深化的特征,并且不同于传统的单项传播,增加了双向互动方式的应用。在这种趋势下,广播电视工作的内容和风格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例如,我们能够在非常正式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听到一些生活中常使用“羡慕嫉妒恨”等生活化语言。广播电视节目在内容和风格上的改变引起了公众热烈的探讨,节目播出后也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受到年轻受众的关注和认可。因此,电视广播主持人也应该适应行业的变化,接受工作内容和形式上的转变,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把握好社会热点的同时转变自身的语言风格,打造自己的特色,提高观众的满意度。除此之外,主持人要对演播方式进行创新,在直播过程中结合室内和现场直播,丰富演播内容,让观众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对新闻事件的认知。

(二)调整主持风格,提升自身综合能力1.主持人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作为一名专业的播音主持人员,要时刻注意对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并在思考中善于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在工作中不仅仅要能够完成责任范围内的播报工作,也要积极尝试去接受一些新的工作挑战。在传统播音主持工作的局限下,很多主持人的能力水平停滞不前,这样的情形难以适应行业的快速转变,对电视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也难以获得观众的好评。因此,在融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应该正视自己的业务能力,要提高对业务转型紧迫性的认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进行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加强对各类文化知识的涉猎程度,争取在工作中积极发挥自己的文化魅力和个人风采。2.主持人要根据内容调整风格主持风格的变化对于广播电视主持人在融媒体环境下进行转型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现阶段,电视媒体行业的发展朝着多样化的形式迈进,节目的种类和内容也愈加丰富,但是有许多广播电视主持人还没有适应这种改变,同类型的主持风格相似性非常高,难以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由于主持风格的雷同,很多观众在观看节目后没有深刻的印象,造成了“都差不多”的观看体验。因此,调整主持风格势在必行。广播电视主持人要重视自己语言风格的转变,打造自己的语言风格特色。在融媒体环境下,主持从业的门槛大幅度降低,这一行业的神秘感已经不复存在,很多新型媒体的出现对主持的要求更是非常简单,这无疑增加了电视播音主持的压力。而且新媒体主持借助科技的优势弥补在声音条件上的不足,不断缩短和专业主持之间的距离,甚至因为自身独特的主持风格和语言特色,受到广大观众的支持和关注。因此,电视播音主持应该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了解新型媒体发展的状况,学习新媒体的优势。将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利用新媒体展现出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风格,让自己尽快达到最佳的状态。除此之外,主持人也应该改变自己的主持类型,发挥自身的优势,例如,新闻主播可以参与到“助农带货直播”当中,发挥自己公众形象的带动作用,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用不同的主持风格为社会带来一定助益。既满足复合型主持人才的需要,又能为经济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三)广播电视主持人要掌握新媒体传播方式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在融媒体环境下,不仅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改变自身的语言风格,更要跟随时代的发展积极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学会应用新媒体平台和软件进行新闻信息传播。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和软件的现代化优势,不断丰富新闻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将新闻信息的呈现效果达到一个令观众满意的程度,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加持,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提升收视率。要积极采用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方式和观众进行互动,以确保能够及时收到受众的反馈,并及时为人们进行新闻内容疑问的解答,便于和观众之间保持较高的黏合度。例如,央视主持人曾经利用Vlog来记录日常生活并向大众展示,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增强了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并借助Vlog将新闻采访过程进行展示,吸引了很多年轻的受众。很多新闻媒体也纷纷在抖音等软件上开通公众号进行新闻信息的推送,极大程度调动了年轻群体关注国家大事的积极性。所以,主持人应该主动学习新媒体传播方式并加以运用,才能进一步得到新一代受众的关注和认可。结语总而言之,在当下融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受到了相当大的挑战,想要维持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媒体自身和主持人都要做出一定程度的改变。电视播音主持人抓住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改变自身的主持风格,学习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推进自身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贺建高 单位: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播音主持范文2

一、引言

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时代进步与发展,新媒体时代随之而来。实际上,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传播内容更及时。新媒体的实时交流的特点,使广大受众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发声。由于新媒体具有很多独特之处,因此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利用,其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特点,使其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新媒体发展具备诸多优势,同时给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1]。新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传统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用,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紧跟时展,积极优化与调整教学方案。本文分析新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总结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的必要性。结合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教学创新方案,为切实做好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提供借鉴。

二、新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由于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加上大众对播音主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新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一)要求从业者具备更强的新闻敏感性新媒体时代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新闻发生以后,抢占热搜、第一时间报道,对媒体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播音主持应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能够做到准确、及时、高效地传播信息。传统媒体虽然也要求播音主持专业人员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但对信息的时效性、及时性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即便是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新闻敏感性不足,对播音主持工作的影响也不大。但在新媒体时代,时间是信息传播的关键,也是媒体抢占先机的根本,因此要求从业者有更强的新闻敏感性,这样才能保障媒体报道的及时性。

(二)要求从业者掌握应用新媒体的技巧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新媒体时代信息量巨大,但存在很多无用信息,对播音主持专业人员而言,不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新闻,还要学会从诸多新闻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对筛选的新闻信息进行跟踪报道。想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播音主持专业人员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并掌握新媒体的应用技巧,这样才能快速筛选节目所需信息,在诸多信息中挖掘出自身所需的有价值的新闻。若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播音主持专业人员在收集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就会浪费较多的时间,影响工作效率,难以制作出受众感兴趣的新闻报道。

(三)要求从业者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新媒体时代的信息量巨大,播音主持专业人员必须有将信息内容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受众的能力,使广大受众能够在新闻报道中快速提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除此以外,新媒体时代的特殊性,要求播音主持专业人员不能仅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如信息收集、利用,新媒体热点捕捉、热点走向分析等能力。同时,播音主持专业人员还应熟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为做好播音主持工作提供更多支撑。如果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人员仅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那就很难在工作中取得突破。

三、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受众对播音主持的要求提升,为给受众提供优质的节目,应改变传统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一)培养优秀播音主持人才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节目的制作提出了新要求,播音主持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并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这是制作优秀节目的关键。传统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虽然可以培养适合传统媒体发展所需的人才,但这些人才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如在新闻敏感性方面,传统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人员这方面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教学中对这方面的重视度也不高。但在新媒体时代,若播音主持专业人员不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想要制作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优秀节目就十分困难。同时,新媒体时代要求播音主持专业人员对新媒体有正确的了解与认识,并能掌握新媒体应用技巧与方法,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很多内容在传统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并未涉及,若不进行教学创新,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很难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二)增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基础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这是做好播音主持工作的根本。为培养出与新媒体时展相适应的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创新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是关键。在教学中增加与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发展需求相符的教学内容,如关于播音主持专业人员的新媒体应用能力。播音主持专业人员对各类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这对制作出新媒体时代广大受众感兴趣的优秀新闻节目有重要意义。

四、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虽然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持续优化、不断改进,但受到时展与变化的影响,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从新媒体时展背景看,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师资团队对新媒体时代缺乏了解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只有师资水平较高,才能培养出与新媒体时展相适应的优秀人才。很多学校很早就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很多教师虽然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但对新媒体的特征缺乏了解与认识。现有的教师团队对新媒体对播音主持的影响的了解较为片面,无法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仍沿用传统的理念与方式,没有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新媒体播音主持思维的培养。教师如果无法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的要求,在教学中就很难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开展教学,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播音主持专业水平与能力,很难培养出与新媒体时代需求相符的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二)缺乏教学所需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工作涉及很多新的设备,在播音主持节目制作方面,使用的设备与过去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应提供教学所需的各种设备,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强化练习,掌握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节目制作能力。如让学生在话筒、镜头前练习,感受节目制作的效果、氛围[2]。除此以外,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人员还应具备新媒体操作技能,如利用信息技术筛选新闻、制作适合不同传播平台的播音主持节目等。增强学生的播音主持能力,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设备作为保障。很多院校受到资金的限制,无法保障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设备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与新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符新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改变,但当前很多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教学内容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不符。例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依然按照传统媒体播音主持人才培养需求进行,没有及时结合需求改进教材内容。教学中缺少对新媒体相关内容的介绍,这导致很多播音主持专业人员虽然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但实际走上工作岗位后,根本无法胜任新媒体时代的播音主持工作。若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根本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有些学校虽然在教学中会涉及新媒体相关知识,但对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够明确,很多新媒体相关知识只是浅层次的,根本无法加深学生对新媒体的理解与认识,不利于学生快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播音主持工作。

(四)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来看,多数院校依然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整体质量不高。很多学生因为教学枯燥无味,不愿意参与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影响了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加上播音主持专业本身就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若单纯关注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就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特别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用人单位希望招聘到有较强综合能力与较高素质的人才,发挥人才优势,帮助用人单位在新媒体时代抢占新闻先机,提升自身的媒体影响力。

五、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建议

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需求,提出以下几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建议。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团队水平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因此,为培养新媒体时展所需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就要提高师资团队的整体素质。教育部门应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调整对各专业教学的要求,为学校配备专业教师提供指引。高校为保障人才培养效果,也应提高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度,将教师终身学习为高校办学的宗旨。结合时代的发展情况,考虑学科人才需求的变化,组织教师利用假期时间接受培训、学习,使教师的思想跟上时展的步伐。如播音主持专业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播音主持专业能力外,还应当对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在教学中考虑时展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通过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引入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所需的设备为加强学生实践,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考虑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节目制作方式的改变,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节目制作所需的话筒、镜头等,让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设备练习,在此过程中初步了解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工作环境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实了解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新媒体的了解与认识,这更有助于学生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并掌握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工作的特征。

(三)考虑时展需求,创新教学内容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特点发生了巨大改变,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也应考虑新媒体时代的特征,结合一线媒体岗位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从教材入手,紧跟时代的发展改进、创新教材,编制与人才培养需求相符的教材。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延伸与新媒体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在正确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形成对新媒体的正确了解与认识,进而达到促进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改进的目的[3]。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形成动态革新的模式,紧跟时展,考虑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情况,持续优化和改进教学内容,保障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需求相符。(四)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应创新教学方法。这要求高校在实际教学中改变讲授式教学模式,侧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到用人单位实习,或者是采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以外,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如根据学生个人的理解、认知能力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或者是依据学生个体基础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进度和难度;等等。

六、结语

新媒体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发生了巨大改变,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问题,旨在通过教学创新培养出与时展相适应的优秀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作者:姚丹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播音主持范文3

广播传媒与其他相关行业相比具备极大的影响力,并且受众数量较多,其实质是通过播音员的表达实现对各类信息、文化以及内涵的表达。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众多新媒体技术的产生,融媒体时代到来,并以此促使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广播传媒若想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实现更好地发展,并吸引更多受众,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和创新。其中,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能力对于广播的效果以及受众感受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播音主持而言,其语言的表达能力可以看作是对各类语言技巧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播音主持人若能够具备这一能力,则通过有声的语言艺术可以实现对艺术神韵以及意境的完美展现。在广播的过程中,播音主持应当学会对词语中各类要素的合理使用,并通过配合恰当的语言技巧实现对一句话分层次和分情感表达,并充分体现声音艺术的多样化,以此促进语言感染力的进一步提升。为了能够满足当前更多受众对广播传媒提出的高要求,必须从提升播音主持语言角度入手,探究提升其表现力的策略,基于此,本文开展下述相关研究。

一、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概述及重要性

对于播音主持而言,语言表达能力与表现力是其个人在工作中的必备能力之一,相比其他类岗位人员,播音主持的工作便是通过语言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信息的转述,因此,要确保播音主持在岗位中具有较高的表现能力,需要播音主持具有较强的文化沉淀与知识积攒,可以及时对播音过程中的事故,采取有效措施应变处理。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能力应具体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其一,播音主持的语言应具有规范化与标准化表现能力。对于播音主持而言,其个人语言表述的标准性是十分关键的,通常就职于播音主持岗位的人员,都要具有由国家颁发的普通话一级证书。只有通过国家专业机构认证的人员,才有资格从事与此方面相关的工作,因此,在进行节目与新闻的播音主持时,人员要保证自已语言发音清晰、吐字标准、表述流畅,可以根据事件重点,客观、简洁地使用语句,精准向受众群体传达信息,以此种方式,保证听众与观众可以听懂播音主持表达的内容。

其二,播音主持的语言应具有吸引力。随着新媒体等传播工具的泛在化,播音主持与广播行业在市场内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随着而来的是多种形式的广播节目、多种演绎方式的电视新闻。在此种背景下,播音主持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此种环境下脱颖而出或占据行业中较高的地位,要求播音主持具有独特的风格与个人魅力,可以利用其个人魅力,吸引大众收听报道节目。同时,还要求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具有一定引导性,可以对观众的思维与认知产生一定的正向引导,使听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信息,保证信息与资源在市场内传播的价值性与时效性。其三,播音主持的语言应具有时代性特点与艺术性特点。在此行业中,就职于播音主持岗位的工作人员属于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而语言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在此过程中,主持人不仅需要具有深厚且扎实的语言基础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要求播音主持的表述具有较高的情感,可以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新形势下,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是评价其个人能力的关键,具有较强能力的个人不仅可以影响到节目的收视率与节目传播效果,还可以对行业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只有具有较强表现能力的播音主持,才能在市场内拥有资源,也正因如此,才能实现对播出节目质量的全面提升,保证播出或转播的节目具有社会正向影响力。此外,当播音主持的语言综合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听众与观众对于节目的认同感、认可度也将提升。总之,要想保证播音主持行业的持续化发展,要保证播音主持等核心人物在市场中具有足够的竞争实力。

二、融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面临挑战

要满足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行业的发展需求,播音主持要紧随时展步伐,迎合大众、行业、时代的需求,不断进行自我业务能力的优化与提升。随着现如今融媒体传播工具的多元化,主持人在市场内面临的工作挑战越来越大,包括播音主持现场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播音主持内容与播音主持风格的契合度,这些都会对播出节目的收听率造成影响。此外,由于融媒体时代下的播音工作具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播音主持现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概率也越来越高,播音主持必须具有较强的现场应变能力、处理能力,才能临场不惧,快速解决或处理突发性事件。此外,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旧媒体工具与传播载体逐步发生融合,传统媒体传播工具在社会中出现次数越来越少。通过对受众群体的需求分析可知,在此种背景下,只有所传递的信息满足碎片化需求,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中更多群体的需求。与此同时,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播音主持的进入门槛降低,每个人都可以是事件的报道者,而此时播音主持更要凸显出其个人与传播者之间的差异,避免两者的模糊性对播音主持行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综上所述,我国现如今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无论是机遇,或是挑战都是较大的,播音主持人员只有在此过程中清晰认知自我价值,把握行业需求与产业价值定位,才能确保其个人在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三、融媒体时代下提升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策略

(一)强化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为实现对播音主持能力的全面提升,应明确在相关岗位中,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与他人进行沟通时,语言表述方式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只有满足此方面的工作需求,才能确保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与情感表现的综合提升。根据相关工作的实际需求,播音主持在工作中的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即所有语句的发音应满足或符合国家播音主持相关标准。播音主持在进行事件的描述或转述时,需要使用其个人观点或语言进行观点、观念的传达,可以认为播音主持传达的信息或讲述的内容,对于观众而言,是具有一定引导、示范作用的,因此要求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具有较高的规范性。通过上述对播音主持岗位工作要求与工作规范的分析,明确播音主持在工作中需要做到语言表达吐字清晰、发音规范,不可出现音准偏差、方言、错别字等问题。要求播音主持在表达或转述事件及观点时,从客观角度阐述内容,保证所表达的内容中所有具有观点性的词汇使用准确,不可因个人情感或主观意识的偏差,产生词汇错用、滥用等现象。同时,要求播音主持在进行事件的描述时,所有语句的语法表达准确,结构无异常。在现代化时代背景下,多元化媒介工具涌入市场,直播、转播等类型的多媒体节目数量与规模在市场内都呈现显著提升趋势。为了在此种条件下立足行业发展前沿,给予受众群体更加良好的信息获取渠道,要求播音主持报道的内容具有时效性,因此,越来越多的新闻开始采用现场报道的方式播出。为了满足此种需求,播音主持常在高压环境下工作,此种工作环境会导致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紧张,从而出现表达错误、语言不规范等问题。此外,也有较多的播音主持在转述内容时,没有明确或正确认知其个人的定位,认为广播节目只要具有收视率,其个人语言是否规范并不重要,但此种认知其实是十分错误的。如果在广播过程中主持人没有注重对语言的规范化表达,随意使用网络用语与生活用语,会导致播音主持内容的价值下降。尽管此种方式可以快速拉近播音主持与群众的距离,但其本质属于一种对语言艺术不尊重的行为。

(二)加强播音主持语言情感内涵。播音主持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语言传播事件,使受众群体获取更多的社会信息,从而使听众在听觉的刺激下,感知信息、体验信息,最终相信信息。因此,对于播音主持表现能力提升而言,还需要在此项工作中做好个人情感的融入与渗透。下述将从三个方面,对此项工作进行阐述。其一,播音主持要做到在工作中“声音”与“情感”的融合。在播出某节目或报道某个事件时,播音主持需要进行报道内容的详细解读,掌握报道内容的主题、方向、背景,了解事件的整体基调,并根据报道内容的实际需求,进行事件情感的感知与感受,从而进一步领悟事件的内涵与精神实质。通过情感的融入实现事件逻辑与情感的高度融合。观众也可以在融入情感的声音中理解播音主持对事件的解读,从而产生心理共鸣。其二,播音主持要做到在工作中“真实”与“情感”的融合。要求播音主持在传播节目时或报道内容时,不断进行个人能力与自我业务水平的提升与学习,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的同时,具有较好的事件分析能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播音主持中对报道内容进行客观、真实描述。对于社会中发生的不同事件,可以准确把握事件重点,进行事件表达,并在此过程中融入情感,使声音更具感染力,从而更好地走进受众群体的内心,实现对听众情绪的感染。其三,播音主持要做到在工作中“魅力”与“情感”的融合。播音主持在工作中应通过对事件的不同表述,体现出美学价值。例如,播音主持在工作中或在播出节目过程中,要保证其个人情感与立场的坚定,具有明辨是非与正确判断的能力,从而提高播音主持的传播力、影响力。

(三)提升播音主持语言亲民性。通常情况下,会将播音主持节目与内容的收视率与收听率作为评价其个人业务能力的关键指标,播音主持收听率的提升,代表播音主持吸引受众能力较强,也证明了播音主持在市场中较为受欢迎。只有播音主持具有此种能力,才能保证播出与报道的内容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受众群体会在选择节目时,主动收听其个人感兴趣的节目,此时受众群体不仅会关注节目的内容,更会关注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否与自身需求匹配,即播音主持是否亲民。而播音主持想要做到亲民,需要播音主持不断摸索经验,洞察并感知群众对于播音主持方式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应注意亲民性的体现还涉及播音主持的语气与用词,为此,播音主持需要在工作前,不断进行个人能力与业务水平的学习,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掌握并感知受众群体的个人化需求。在保证其报道内容转述语言标准化的基础上,适当在语言表达中融入一些口语化内容,从而获得大众的认可,进一步提升播音主持的收听率与市场价值,保证所报道的内容在市场内具有较高的舆论影响能力。

(四)丰富播音主持语言文化底蕴。相比播音行业中的其他岗位人员,播音主持人员是与群众直接发生接触的群体,而语言类工作又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主持人在进行节目的创作与播出时,其个人表现能力、知识底蕴、文化素养、工作经验,都会对播音主持节目的效果造成影响。只有具有较深厚文化底蕴的播音主持,才能对社会中一些敏感性事件具有独特的看法与见解,从而能够在主持与报道中对事件提出较为新颖的见解,当播音主持满足此方面需求后,播出的节目将更具市场深度,保证所述的内容与观众精神需求呈现相匹配的状态。综上所述,播音主持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内涵,这种涵养将在主持人播音或传递信息时,通过语言流露。因此,播音主持要在保证其个人表述准确、吐字清晰、立场坚定的前提下,做好对词汇的积累与语法的优化,保证节目具有更强的人文气息与大众气息,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播音主持个人能力、业务能力、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保证播音主持的语言在社会中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与引导力。四、结束语本文从多个方面,对提升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措施展开了研究,通过此次研究,明确了新时期背景下新闻主持行业在市场内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促使其语言表现力提升的策略方法。但为了保证我国新闻等多种媒体行业的高速发展,还需要在提出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从而实现对主持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媒体行业的发展储备更多、更加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继明.提升广播电台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途径探讨[J].声屏世界,2020(20):45-46.

[2]邢煜婷.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提升路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6):188-190.

[3]宁金.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提升路径[J].记者摇篮,2020(02):119-120.

[4]左俐.如何提高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J].传播力研究,2020,4(01):118-119.

[5]巴图那生.提高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策略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20(13):131-132.

播音主持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开辟了移动互联网的全新时代,也让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经历着不可逆转的深刻变革。新媒体带来的变化无疑是颠覆性的,而媒体融合背景下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效果也有了显著的变化,播音主持行业在新的发展环境必然面临新的挑战,播音主持人员也必然面对更高的要求。文章参考大量文献和对广播电视台、网络平台、融媒体中心一线播音主持工作的实际调研,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艺术的三个特点,总结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播音主持发展遇到的瓶颈,提出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艺术如何创新与发展的建议,旨在为播音主持的发展创造生存空间,以更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创新;发展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的出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受众信息来源多元化,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经历着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播音主持行业在新的发展环境必然会面临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为适应时代变革,播音员主持人在完成传统播音主持工作的同时,需要跳出本行业,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新状态来迎接融媒体时代的到来。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艺术的特点

传统的播音主持艺术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形成特定的语体表达方式,它的管理和运行已经基本得到了规范,大众也接受了播音员、主持人的形式和风格。但随着融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播音主持的平台得到了延展,除了传统媒体的主播,还有各大网站的网络主播以及自媒体的节目主播等,使得当下的播音主持艺术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语言风格的变化在融媒体时代,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节目形式更加多元,特别是网络和自媒体主播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状态是放松的,他们用生动活泼、趣味性的语言来吸引受众,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大体说来,其语言风格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平民化现阶段,播音主持语言尊重大众的审美诉求,在保证发音精准的同时,语言还要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使用平民化的语言才能实现这一目标。2.个性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个性化的语言凸显了重要性,许多知名主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言风格,有的语速快而不乱,有的语言犀利。3.时尚化时尚元素作为生活中的潮流标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新媒体的节目中,时尚元素的融入增强了语言的时尚感,提高了受众对节目的兴趣。4.网络化网络语言是一类新兴的语言现象,其特点为简约、随意、新颖、直观、幽默。当下播音主持借助网络传播,语言风格也趋于网络化。

(二)互动性更强媒体融合时代,人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更倾向于能够与信息传递者互动、交流。对于网络视频节目,特别是直播的网络视频节目,它带来的是全新的交流方式。在节目直播过程中,主播和受众随时可以互动交流,而且受众之间也可以互动交流且互不影响。例如,目前各大网络媒体使用到最为频繁的互动方式有发弹幕、特定网络聊天区域等,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受众的参与积极性,让主播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更密切。

(三)播音主持的从业人员呈现出多元化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主播大量涌现。他们有的来自专业的播音主持院校,有的是其他专业或者其他行业的专家学者,还有许多的普通大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机会和平台来从事这样的工作,但是网络圆了他们的播音主持梦。在此背景下,主播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越来越多元,播音主持从业人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播音主持艺术发展遇到的瓶颈

(一)表达形式不够丰富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呈现在受众面前的表达方式相对单一,常常固定在某个位置主持或访谈,主持人往往身着正装,状态相对严肃。当然这种状态不能说不好,只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表达形式不够丰富,显得单一、枯燥。而网络节目主播却用轻松的状态、幽默的言语、丰富的表达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同时也给受众一种真实感和触摸感。如2021年马东主持的原创喜剧竞演综艺节目《一年一度喜剧大会》,以创新的表现形式和贴近年轻人的题材在网络视频平台爱奇艺播出后,引起强烈的反响,不少网友都说要“再刷亿遍”,以表达自己喜欢这个节目的心情。

(二)行业竞争激烈当下,各种网络新媒体平台以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冲击着传统媒体的中心地位。由于网络自媒体牢牢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自媒体的平台还提供了一个能够支撑众多用户交流的互动区,并且其所开发的各个交流软件都具备很强的趣味性,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浏览习惯,受到大众的喜欢。反之,传统播音主持在信息传播的方式上仍然存在着“禁锢性”。例如,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难以褪去严肃的“人设”,在大众的印象中,广播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仍然处于一种较传统的工作状态中,竞争优势不是很明显。

(三)信息获取途径的变化在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慢慢成为“无用”的必需品。虽然有的家庭安装了电视机,但由于大部分人都拥有包括手机、电脑等互联网工具,电视机的作用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过去几十年里,通过电视机观看新闻,通过收音机听广播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在互联网等相关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后,受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变得丰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取代了电视机、收音机。过去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变成了现在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受众从被动等待信息到现在是主动获取信息,使得传统媒体成为人们的“备选”途径。

(四)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素养还需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素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节目的收视率[1]。特别是在当下,如果主持人不具备良好的认知水平、专业素养、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学习能力,所主持的节目就难以得到受众的喜爱与关注。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他们不仅要与其他平台的主持人竞争,还要与当下的时代环境融合。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要不断学习,主动了解新媒体,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是,从目前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的整体专业素养来看,大部分的播音员、主持人仍然不具备符合当下时代特征的专业素养。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一)充分分析传播环境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传统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要想得到更大的专业发展空间,就必须充分分析当前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特征既是观众喜好的缩影,也是大时展的规律。传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了解观众的喜好,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规律。

(二)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在传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工作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咬字清晰、表达清楚、说话有逻辑[2]。这样,才能让信息以更完整全面的方式被传播出去。但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仅仅具备这些基础的专业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就要提升专业能力。具体的提升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自身的综合专业能力建设媒体融合时代对播音员、主持人综合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能力的获得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在专业能力上,语言功力永远不能被忽视,它对主持人个人形象的树立起着支撑作用,一份付出一分收获,语言基本功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有了深厚的语言功力,才能实现优质、高效的语言表达,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进行丰富多彩的有声语言创作。实践已经证明,凡是受到大众喜欢的主播,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这种“个性化”不是“为了个性而个性”,而是用真诚和幽默来支撑语言的个性,使用的是即兴、接地气的口语,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独特思考”“智慧表达”的结晶。其中的佼佼者如央视主播朱广权,其个性化语言——“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等,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当然,除了自身播音主持业务能力要强以外,主播还要掌握互联网的相关技术,以适应融媒体平台的工作,能共享节目资源并促使节目顺利播出。同时,在采编和文字能力上也要有深厚的造诣。短视频的制作易于平台传播,时效性强,深受大家的喜欢。对于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编写视频文本、采编和后期制作,将成为一种必备的专业能力。

2.加强媒体间的交流互动通过与其他媒体的交流互动,分享做节目、主持节目的经验,可以让播音员、主持人接触到更多的主持风格[3]。在当下,不同的主持风格赢得了不同的受众。在趣味横生的主持风格面前,传统的、严肃的、一板一眼的主持风格就不太有吸引力。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在与其他媒体交流的过程中,也应当将主持风格的考评和借鉴作为重要的学习、互动内容。

3.开展专项的学习班媒体单位定期邀请行业内的专家来授课,开设学习班对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培训是最为直接的方式[4]。当然,所开设的培训班不仅要包含传统播音员、主持人需要掌握的知识,更需要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的创新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例如,当下网络直播节目的传播方式很受欢迎,但其中蕴含的技术与传统的电视节目录播方式有显著的区别。因此,为了让播音员、主持人适应媒体融合背景下各种节目的传播方式,最好让播音员、主持人掌握其中所包含的技术,确保节目顺利播出。除此之外,播音员、主持人也要学习其他网络媒体使用的信息传播方式。例如,当前媒体积极使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信息传播窗口。这些平台不仅信息内容,还能让观众随时随地查看相关信息,而且还可以作为主持人的宣传平台[5]。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因此,节目主持人也要积极注册与之相关的官方公众号,录制视频分享信息、个人生活,让受众更直观立体地了解播音员、主持人,获得“反差萌”的效果,引起受众的关注,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创新发展媒体融合时代,能否灵活运用互联网媒介,直接决定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能否长期发展[6]。现在传统媒体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几乎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听到、看到,而且收看的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受众喜欢通过手机浏览视频节目的大趋势下,播音员、主持人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来创新发展。比如,互联网媒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互动性强,评论、弹幕非常受网友欢迎,播音员、主持人完全可以在视频直播节目的过程中通过这些方式互动。最典型的案例是,这几年的央视春晚,主持人会提醒观众通过手机微信“摇一摇”功能参与直播互动,话题直接就上了热搜,而且还可以抢红包,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参与性,提高了节目的传播力、影响力。除此之外,播音员、主持人作为直接的接触者,更应当具备灵活使用互联网媒介的能力[7]。但是,这里所强调的灵活使用互联网媒介,并不意味着要主持人完全摒弃传统的节目主持方式,而是让主持人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自主结合互联网媒介,以用户思维为导向,结合大众传播心理,借鉴新媒体主播的沟通模式,从大众的实时反馈中吸取教训,优化思维范式和创作路径,创造和转化受众关心的文化内容,以满足人们对“真实”“独立”“社交”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考虑受众的观看习惯和认知能力,基于共有的意象图式创作[8],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传统的节目主持方式固然显露出了不足,但顺应时代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摒弃传统播音主持工作的方式,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找出其变化规律,克服其不足,从而适应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的需要。

四、结语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面临更大的机遇,也要迎接更大的挑战,所以播音员、主持人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一定要早介入、早融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迎合自身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专业的创新发展。还要充分掌握互联网环境下媒体的传播特点,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充分掌握受众需求,生产优质内容产品、抢占先机。

作者:孙健玮 单位:德州市广播电视台

播音主持艺术分析2

广播电视之间的竞争随着电台数量的增多而变得愈加激烈,各大电视台为了保证本台节目收视率,更多的获得电视观众的认可,纷纷开始探索电视节目形式的创新。其中最主要的改变就是从录播转为现场直播,而这就对有关主持人综合素质与现场能力提出了超高的要求,要熟悉直播现场,把握直播节目的现场节奏,灵活处理现场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等。

一、全面提升电视台播音主持人现场播报能力的重要意义

当代媒体事业从进入新时期后在内容和形式上就呈现出了巨大的创新转变,尤其是电视节目形式已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还有一些电视台正立足于节目原有的录播形式探索全新的直播形式,因为播音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整个节目内容直播的节奏以及直播效果都由播音主持人掌握,所以不难看出播音主持人对各大直播电视栏目发展的重要意义。就各地电视台现阶段发展情况来说,实现有效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培养出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播音主持人,这是助力电视台就自身节目播报收视率提升的重要基础,也是获得更多电视观众好评的关键[1]。因此,对播音主持人来说,现场播报能力已经成为了当前职业发展的必备能力和关键业务技能,这是与电视节目播出效果有着直接关系的能力,更深层次分析就是播音主持人掌控的节目播出节奏、播报频率、内容呈现等要素是最终结果呈现的关键。播音主持人一定要对此建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了解提升自我现场能力的必要性,以便全方位地从各个方面来夯实基本功,做好播前准备工作,妥善把握节目现场感等。

二、电视台播音主持人现场播报基本素养与能力要求

(一)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现场直播中,敏锐的现场观察力是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的,且能够做到灵活反应,这不仅是对电视节目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对播音主持人业务能力的硬性要求。电视节目中,往往都会有突发或意外情况产生,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化解实践中的困境,播音主持人就必须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同时引入幽默或趣味化的方式使现场矛盾及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以便为电视节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电视节目中,诸多优秀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主持的实际过程中都会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或是引用魅力十足的古诗词句,或是穿插哲理深厚的历史故事。在此类方式的运用下,能为观众树立一种博学多才的形象,并有利于电视节目文化气息的增加[2]。可以说,电视节目播报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台播音主持人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底蕴能赋予电视节目更好的效果。尤其是传统文化类的节目,更是向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厚的文化底蕴必不可缺,是确保电视节目内容及质量的关键。可以想象,倘若播音主持人文化知识底蕴缺乏,在整个播报中一味地讲大白话,整档节目质量和品质自然会大幅降低,观众对于节目的收看兴趣也会逐渐丧失。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论是对于任何人而言,心态始终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面对诸多受众的电视播音主持人。播音主持人在迎面拍摄现场观众的同时,在播放电视节目后更是会与全国观众接触。所以,在录制电视节目时主持人不得出现慌张甚至不知所措的表现。大部分电视播音主持人尽管心理素质较为良好,然而在直播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无法彻底规避突发情况,与全国观众接触时如果没有做好适当的心理准备,或是存在不好的状态,难免会有毫无头绪或手忙脚乱的现象产生,更为严重时还会出现心理面临崩溃的情形,不但会引起受众质疑,还会有严重的舆论风险产生,故而良好的心态是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

三、电视台播音主持人现场播报中的问题

(一)播音主持人综合能力与素质有待提升当前时展进程中涌现了多种新型的播放终端,比如平板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机等,这类播放模式的使用人群大多都是年轻人,而这一人群素质水平的提升意味着对电视播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持人现场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完全脱稿情况下完成节目播报已成家常便饭,加之各种临时的特殊情况需要强大的综合处理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求主持人正确把握广大观众对播报节目的期待和心理需求,对观众的内心世界有所了解,从观众角度出发开展现场播报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节目收视率。而上述的现场主持要求很少有播音主持人能全面具备,所以有待进一步提升整体能力与素质。

(二)部分节目现场播报出现了形式主义主持人在现场播报环节中经常会播报突发事件内容,通常情况下是没有充足时间去仔细组织语言的,对于现场能力不够强大的主持人来说很容易影响节目现场或新闻播报质量。尽管播音主持行业中本就有一套健全的现场主持模式,可完全不具规律性和特定性的新闻事件对现场主持人员而言往往容易习惯性地按照既定措施进行播报,呈现一种形式主义,在播报内容上没有体现自己独特的新闻视角与解析观点,这极大地影响了实际播报现场主持人的工作效率,节目主持人的播报形式甚至还会让新闻时效性降低。

(三)对细节问题的关注度有待提升就现阶段大部分电视台现场播音主持人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来说,在具体的现场播报中很多主持人都容易忽略内容上的一些细节,具体表现为现场播音中出现漏报、误报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问题不但会打击到主持人自身的职业自信,还会影响节目直播效果和收视率。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播音主持人在具体工作环节中沿用以往陈旧的播报形式,甚至照本宣科的“搬运”播音内容,在最终的呈现效果上往往是内容缺乏逻辑性、语言不具生动性,且不妥善把握播音节奏。(四)播音主持人现场应对能力不足现场播报对于主持人的临场发挥能力十分注重。然而,根据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有不少播音主持人已经习惯了在主持前根据事先准备的稿子宣读,到了现场播报中难免会出现极度紧张的情况,或是无法正常播报。特别是现场播报中有未知事件发生时,部分播音主持人难以实施精准的应对措施,且面对混乱的现场也可能出现不知所措、慌张的形态,针对现状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变,不能做到全局的把控。此外,也有部分播音主持人可能产生播报内容不吻合实际情形或是无内容、无节奏等问题。

四、电视台播音主持人现场能力提升策略

(一)提升对细节的关注确保播报质量要想让新闻事件播报质量得到保障和提升,就要对现场播音主持人提出认真把握播报内容细节的要求。就现场播报本身特征来说,其最大的难点与挑战现场实际情况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将给播报人员带来巨大的考验。比如,突发水灾的播报现场,播报主持人既要准确地提取新闻事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报道,比如人员伤亡数据、现场受灾统计以及后续救援工作进展等,与此同时还要留心观察、收集现场细节,比如现场播报背景的选择最好是凸显水灾破坏性的场景,最好能特写几个桥梁树木或者倒塌房屋的镜头,深化广大受众对灾难现场的认知程度,以便意识到自然洪灾的无情与破坏力[3]。除此以外,现场播报主持人要尽可能避免使用照本宣科式的播放模式,要铭记作为新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要给广大受众传递真实完整的报道,以此来提升地方电视台现场新闻事件播报质量与影响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塑造良好的媒体人形象,提供更优质的新闻资讯体验给广大受众。

(二)致力于提升现场播报节目的感染力电视节目与广大受众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就是播音主持人,其对整个电视节目构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现场感染力,这是整个节目播报的核心所在。主持人在节目现场的感染力可以说直接挂钩于节目收视率。可以想象一场内容精彩多元的现场播报节目,在一个精神状态不佳且语言组织平淡无奇的主持人手中,最终必然不会获得优良的播报质量[4]。因此,要想在电视现场播报中取得良好的观众口碑和满意的收视率,电视台有必要对主持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提出规定,同时督促其提升语气和主持态度,因为这与整个节目的播报效果和节奏紧密相关,最大化地避免某些低级错误出现在节目直播过程中。

(三)提前做好现场播音主持的系列准备工作为了获得最佳的现场播报效果,电视台播音主持人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这也是更好发挥现场能力的基础条件。首先,需要电视台播音主持人对播报内容掌握熟练,以流畅的脱稿表述为目标来要求自己,提升播报工作的自信心,尽量不要在直播过程中出现失误;其次,需要电视台播音主持人明确个别注意事项,比如连线记者时要用怎样的语言来获取节目需要的信息,确保每个播音环节呈现对应的节目效果等。从细节入手来掌握播音主持工作才能更好地规避直播过程节目节奏混乱[5];最后,需要主持人在正式开播前根据对节目内容已有的了解合理选择适宜的现场播报方式,不管是关于事件还是关于人物的播音主持,都要科学地应用对应的播报主持技巧和方法。这需要播音主持人员本身就具备高水平的播音专业能力,这也是沉着冷静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前提条件。

(四)致力于培养播音主持人良好的职业心态现场播报能力对播音主持这个行业来说,必不可少的要求就是拥有处事不惊、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当然这也是专业本身的基本要求。除了直播前节目流程和内容制定与现场直播顺利性有关以外,主持人能否有效应对节目现场各种突发问题并妥善解决也将影响到现场直播效果。此前频频出现主持人在节目直播现场“翻车”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妥善处理节目直播现场突发的问题,对节目内容的调整措施不是很合理,从而整个人表现为惊慌失措、紧张焦虑的状态,情况严重时还会直接暂停现场播报,降低节目市场宣传口碑[6]。所以电视台播音主持人员管理部门有必要就现场能力提升展开一系列的培训工作,将良好职业心态的培养作为培训内容重点,致力于提升主持人灵活应变突发情况的能力以及妥善处理的语言技巧,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日常的现场直播模拟反复锻炼自身应对各种直播现场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这样也有利于对播音主持人的心态和应变能力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五)主动沟通,寻找存在于自身主持的缺陷播音主持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现场播报能力,也需要与共事朋友主动沟通交流,认真吸取同事的成功经验,听取朋友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审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在播音主持中,很难立足于观众角度对自己的主持表现进行审视,对于自身主持中可能存在的细节问题也很难发现。而与朋友、同事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的反馈便能了解自己主持中的缺陷与不足。同时,通过学习吸收优秀播音主持的经验,也能促进播音主持自身能力的持续提升。此外,如果播音主持人对于部分专业性问题不太明白时,可请教能力更强的同事或朋友,帮助自己顺利理解问题,并促进自身播报素养的提高。总的而言,播音主持人应当持续积累经验,以自身工作实际状况为根据筛选主持节目,以便能够做到全局掌控,且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宜的播报方式,确保播报节目的质量。

(六)全方位把握各个细节,大幅提升信服力播音主持人在现场播报实际过程中,也需要注重细节把握能力的提升,善于捕捉受众的关注点,并以此为依据做好播报稿件重点的灵活调整,展现细小关键点,确保受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能够对事件全过程形成更清晰的理解,由此促进现场播报层次感、条理感的提升,从而提高自身与节目的信服力。具体而言,播音主持人在实际报道中,需要高速运转自身思维,竭力发掘受众好奇点。在外卖小哥奋勇救下跳河自杀的女学生这一英勇事件的播报中,主持人需要对细小环节予以重视,做好正能量的传递,通过报道救人心切的外卖小哥不顾无法及时送餐、手机进水等情况奋勇救人,指引受众思考应当如何处理送餐迟到的情况。综合而言,现场播报中主持人需要理清思路,全局掌握细节,凭借自身专业能力及真实的内容,保质保量地完成现场播报工作。结语总而言之,现场播报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已经成为了电视台播音主持人必不可少的一项核心业务能力。在节目现场直播每个环节中都体现着对播音主持人能力的超高要求,有必要对应地采取措施来强化主持人现场播报能力与业务素质,特别是对突发问题的妥善处理能力。关注播音主持人现场能力提升,呈现更加精彩、优质的现场播报节目。

作者:仁青卓玛 单位:甘南藏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

播音主持艺术分析3

有声语言的表达是播音主持工作的重要方式,而有声语言的表达离不开气息,播音主持人想要控制好气息,使用好有声语言,就必须掌握好气息的运用技巧。

1播音对于气息的要求

相对于平常人,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表达要求字音清晰饱满,句子结构也要比口语化表达更规范。播音员要想将稿件读得完整且清晰、有层次,就要对句子结构进行合理的划分,根据划分的句子结构来运用气息。如果气息不够,就会破坏播音的整体性和句子结构,影响播音效果,因此,播音主持人要保证自己的气息充足。有了足够的气息作支撑,播音主持人还要具备长久控制气息的能力。可以注意到,在日常说话的过程中,人们在吸气后发出的第一句话的声音是最有力度的,而越到后面气息越弱,发出的音调自然也就有所减弱,甚至出现跑调的现象,这是因为没有对气息进行有意识的控制。播音主持人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便是对稿件进行二次创作,能够根据稿件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播音方式。稿件的篇幅长短不一,有的稿件短,只用两三分钟就能读完,而有的稿件则需要几十分钟。当播音主持人播读长篇文章时,其声音从头到尾要保持一致,声音的音量不能变,需要保持平静,这就要求播音员具备长久控制和灵活运用气息的能力[1]。而在平均海拔4000m左右的地区,年平均气压约600hPa,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0%左右。在高海拔地区,人体肺内氧分压降低,血红蛋白不能被氧饱和,导致血氧含量较低。这就意味着人在平均海拔4000m左右的地区,即使平地行走也像平原地区负重20kg行走,即使躺着不动心脏负荷也像内地爬了7层楼梯,呼吸也比平原地区要困难许多。人在平原地区正常每分钟呼吸12~20次,而在高海拔地区呼吸频率就要成倍增长。在平原地区一次吸进的气息量就可以说完的话,在高海拔地区就需要两次或者更多次的呼吸才能完成,这就对长期在高海拔地区从事播音工作的人员的气息运用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只有通过长时间的适应和锻炼才能在播音时实现对气息的把控[2]。西藏广播电视台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当总台的播音主持人来到拉萨进行播音工作时,他们都感觉气息不足,说话很吃力,即便是在高原地区适应几个月甚至一年,也不能在播音时灵活运用气息。要知道,总台的播音主持人都是播音主持届的佼佼者,对播音主持技巧和气息的控制运用也都非常灵活,但面对高原的特殊环境,他们也不能应对自如,只能在播音时通过增加换气的次数来完成播读工作,或者是通过后期剪辑来制作优质音频产品[3]。笔者在西藏从事播音工作已经20余年,但在进行播音时依然会因气息不足感到困扰,只是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对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播音工作有了一些浅显的心得。

2播音主持有声语言表达中气息练习方法

2.1晨练法在高原上不太适宜剧烈运动,但早起练声、练气是作为一名职业播音主持人员应该坚持的锻炼方法。即便是在高原,练声、练气也并不难。练声就是开嗓、开口腔,可以先练习气泡音,起到唤醒和按摩声带的作用。然后练习“a、o、e、i、u、ü”6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尽量拖长每个字母的发音时长,让嗓子达到最好的状态。练声的同时也是在练气,播音主持人可以注意呼吸的平稳,控制吐纳的节奏,深吸慢呼,让气息足以支撑每一次发声。通过长期锻炼,播音主持人就会了解自己每种程度的气息可以支撑多长时间的发声,从而更好地掌握播读稿件时换气的正确方法,也能让身体机能尽快适应高原特殊环境,达到健康状态[4]。

2.2平常生活中也应保持胸腹式联合呼吸播音主持人初到高原时会感觉到呼吸困难,就连很浅的胸呼吸都不能正常完成,感觉气息只能到喉咙处,这时就应该通过吸氧、休息等方式让身体尽快适应高原环境。在适应后,就可以尝试胸腹式联合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是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相结合的呼吸方式,是播音主持人需要掌握的呼吸方法,也应该在平常生活中使用这种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虽然可能会花费播音主持人更多体力,但可以满足播音气息量大、进气快和发音时间长的需要,让声音更饱满、气息更通透,对身体健康也有帮助。胸腹式联合呼吸并不是胸部呼吸和腹部呼吸简单的组合,它要利用腹部的呼吸量和胸部呼吸的强直作用,尽可能扩大气息的容量,然后使用适当的控制方法,保持呼气恒定,增加发音时间。播音主持人可以使用腹部和胸部同时做深呼吸的方式来进行练习。

2.3绕口令、顺口溜练气法平常播音主持人可以熟读一些绕口令或者顺口溜,然后试着用一口气顺读下去。比如,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播音主持人可以练习一口气顺读绕口令。在读的时候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读,但一定要保持字音的清晰和文章本身的节奏,这样既可以练习“嘴皮子功夫”,也可以达到“练气”的效果。

2.4压腹数数法压腹数数法与气声数数法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压腹数数法需要人平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用一本或多本书压在腹部,让腹部有压迫感,之后深吸一口气,从1开始往后数。要记住,即便是一口气用完,腹部的状态也不能发生变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底气不能丢。因此,很多播音员在完成一篇长稿件的播读后不是感觉嗓子累,而是感觉腰腹很累。压腹数数法是针对气息作强制训练,以便更好地输出气息,通过加大腹肌和横膈膜的力度来更好地控制气息。如果一说话横膈膜就软垮掉,气息就会像破的皮球一样迅速泄掉,声音也就会失去气息的支持。2.5提气提气就是不要把气息压在胸腔部位,而要气沉丹田,这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底气”,即下面的气息好像被丹田拉住,而上面的气息就像要被提出来一样。播音主持人通过运用这样的气息控制方式,增强对气息的控制力。一般播音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常常会运用到提气的方式,但是在提气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一提气就提到嗓子眼,要有意识地用丹田拉住,保证气息的沉稳[5]。其实,播音主持人平常练气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数枣”练气法、“闻花香”练气法等,在这里就不作赘述。从上面列举的几种练气法来看,播音主持人在高原上进行气息练习的方法与在平原地区并无太大差异,只是在高原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做这些练习。不过,对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生活、工作的非本地人来说,他们的部分脏器和身体机能在适应高海拔环境时会发生变化,如心脏、肺都会有所变化。需要注意的是,高原上空气本来就稀薄,而且很干燥,当感觉口干舌燥、气息不能平稳下沉到腹部时要赶紧停止练习,然后喝水、吸氧、休息,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或产生高原反应。另外,抽烟、喝酒会对气息的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酒后气息和情绪极度不平稳,这时绝不能进行正规的播音工作。既然练气方法没有什么太多的不同,那么在高海拔地区播音主持人就需要寻找更多有效的播音技巧来解决播音中遇到的气息不足的问题。

3高海拔地区播音主持的播音技巧

3.1气息平稳后再进行播音播音主持人在平原上都不能在剧烈运动后气息不平稳或是情绪波动大的状态下进行正常播音,在高原上边走边说话都会感觉喘得很,所以这时候更不能播音。在进行播音前,播音主持人一定要让呼吸和情绪平稳下来,即便遇到急稿也不能急喘着就开播,可以借助深呼吸或者是吸氧的方式,尽快让呼吸稳定下来。所以,高海拔地区的休息室内或直播间外应该常备供氧设备。

3.2尽量做到空腹播音有经验的播音主持人都明白,如果刚吃完饭就进行播音,会出现胃胀、气息沉不了底、嗓子和口腔总觉得有黏物,或出现胸腔共鸣减弱等许多问题。所以在饭后1小时内,播音主持人最好不要进行播音或练声等相关活动。

3.3熟悉稿件内容,准确把握偷气、换气的时间播前备稿是播音主持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时间充裕,播音主持人一般会对稿件试读数遍,熟悉稿件所要表达的内容,然后在稿件上标注清楚需要偷气、换气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将稿件的内容通过有声语言准确、完整、流畅地表达出来。而播音主持人 用话筒进行传声时,即便是细微的呼吸声也会被话筒放大,形成噪音,所以播音主持人要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到无声吸气,并且吸气时要快速吸气,保持气压稳定,吸气量要足,以保证播音效果。在高原上气息本来就不足,要做到偷气、换气不出声就比较难。在高原上,播音主持人的气息量能支撑发声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可以在不影响稿件结构的情况下,增加偷气的次数,或者将偷气改为换气。比如,可以在稿件内容中的逗号处进行短换气,句号处进行较长换气。换气适宜口鼻兼用,以鼻为主,掌握好时间差,让气息更加充沛稳定有力。播音主持人在舞台上主持时,要注意将肢体语言作为有声语言的有效补充,但不需要太多,否则很累,更要注意播读长句子时切忌将一口气全部用完后再换气,否则换气声会很大。另外,高海拔地区的生活节奏较慢,所以播音也不需要太快,能换气处就换长气。当然对于一些有时长要求的稿件,播音主持人必须加快语速、减少换气次数,那么换气声大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只能进行后期处理。

3.4播音的情感运用要合理播音主持人在播音时强调以情感来运气,气息要随着情感的变化而有所起伏。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能够掌握文章稿件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并且能够在语调转化中表现文章思想情感的变化。只有在播音时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气随情动,收放自如。播音主持人在进行播音时,如果毫无情感甚至冷眼旁观、无动于衷,就无法真正感知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使先天嗓音条件再好、气息运用得再稳定、基本功再扎实,没有感情也只是一具空壳,播音效果也只是平淡无奇,丝毫感染不了人。因此,播音主持人在进行播音时,要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效调动自己的思想情感,并感受稿件中的喜悦和悲伤,如此才能做到气息的收放自如,令语言变得更加丰富,播出的效果也会更加感染人心。当然,播音主持人在播音时要把握好流露情感的度。比如,在进行新闻播报时,新闻本身就是客观的、公正的,所以播音主持人不能融入过多情感,而是要保证新闻的客观和真实。播音主持人在播音时要抒发自身的真情实感,但又并非纯粹地宣泄情感,要把握好抒发情感的度。另外,播音主持人情感的流露要有内心依据,要自然而然地进行情感抒发,能够根据新闻内容,真实、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情感,做到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一般来讲,播音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消息等真实性、时效性较强的文章时,由于其内容是客观的,因此播音主持人的情感和气息运用也要合理,只需要增强语言的逻辑性,从句子的语法关系上准确找到可以进行偷气、换气的气口即可。在播读情感性较强的诗歌、散文等内容时,播音主持人的气息控制力度要大,要做到气沉丹田,用小腹控制住气息,增加气息的压力,打开声带的张力,只有这样发出的声音才会更加明朗、流畅、饱满。在主持轻松、欢快、娱乐性的节目时,播音主持人的气息就要“提”着,让发出的声音更加轻快、柔和,让受众根据声音就能联想到节目氛围。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播音主持人要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倾听、善于发现身边人和事的好习惯。也要有一定的共情能力,能够从别人的感受当中寻找情感的共鸣点,然后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升华情感。同时,播音主持人还可以借鉴其他有名的播音主持人的播音作品,去感受他们对于情感和气息的把控,吸取和总结经验。播音主持人平常也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博览群书。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播音主持人只有胸有笔墨,才能更加灵活自如地运用气息表达情感、抒发情怀。

4结语

播音主持人在播报时所运用的呼吸技巧、情感表达技巧都不是相互独立的、单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所以播音主持人要能够综合运用气息转换方法,优化自身播音技巧,从而让自己的声音更有质感,达到更好的播音效果。在平时的生活中,播音主持人要有意识地进行播音技巧的训练,也要做好自身的文化知识积累,博览群书,正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做到声由气发,气随情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节目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播音主持人来讲,更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训练来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从而更好地完成播音主持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修订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78.

[2]朱文博.浅谈发声控制:胸腹联合式呼吸在播音主持语言中运用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4(21):206.

[3]刘宁.项目式教学在播音发声教学中的运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6(21):279.

[4]武龙飞.播音发声训练中常见的问题及矫正方法[J].戏剧之家,2016(19):206.

播音主持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在“新媒体+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分析法,总结梳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传统培养方式和“新媒体+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创新培养方式。研究过程中发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方式和生活方式,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作为传媒领域的专业人才,在对其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融入时代背景,另一方面要融合时代潮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要立足专业特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总之,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能够有所作为,并可以大有作为。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乡村振兴;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特殊专业,其特殊性体现在其是一个兼具了时代性、艺术性和文学性的综合性专业。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将大有可为。

一、“新媒体+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发展机遇

(一)新媒体时代和乡村振兴相关概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媒体报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网络终端已经替代了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中,新媒体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了“短、平、快”的传播优势,让很多人成为其忠实受众。新媒体背景下,除了依托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进行信息传播外,也开始依托移动终端开启了信息的实时传播,大众可以根据个人时间灵活选择、接收各类信息,同时,信息种类较以往更多,信息覆盖面也更加广泛[1]。信息化时代的加速发展是全球化进程的产物,新媒体网络平台因话语多样化、视角多样化和受众多样化备受青睐,也因此成为文化输出、文化传承和文化振兴的载体。乡村振兴必定离不开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因此新媒体逐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源动力。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乡村全面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而新媒体网络平台的短视频宣传和新媒体直播带货则是新发展阶段的新理念和新形式。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在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内容创作过程中,无论是短视频创作还是直播带货的宣传推广,不仅要注重艺术加工和尊重传播规律,更要反映客观真实性,要将乡村真实的生产生活面貌传递出去,这就需要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全部主体参与到作品制作中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农民自身讲述乡村文化,让农民直接加入推广乡村农副产品的队伍中。目前存在的现实情况是,农民有真实、客观的体验,但他们大多数不懂新媒体技术,因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就要明确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的定位和实训岗位的定位,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市场需求,这样的创新定位能够满足不断变化和加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传统的培养目标和原有的学科建设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就目前而言,在国家倡导“全面育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纷纷开设或完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将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2],这也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乡村振兴下的市场需求为例,这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就相当于订单式培养,但这种订单式培养区别于工厂订单培养,工厂订单培养更多需要的是量,从量到量的需求,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订单培养不需要量产,是从质到质的培养,如此一来,也许一两个学生就可以满足整个县域或城乡地区的乡村振兴新媒体建设需求。基于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培养要增设乡村振兴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只有真正了解政策、了解乡村文化,才能满足乡村市场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打破传统的按年级授课的方式,采用混合年级成班授课的形式,不仅可以增进各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共同进步,也可以优化课程安排。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创新培养方式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比重分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区别于很多专业学生,该专业的学生既要有文科学生的散发性思维能力,又要有理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具备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情怀。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政治素养进行培养。基于此,新形势下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就不能脱离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潜能挖掘方式的创新;二是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式的创新。学生的培养方式不能停留在原有的课堂上,课堂是理论到理论和理论到模拟实践的过程,新时期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区别于很多专业的学生,应该是“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政治素养+文化底蕴+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如果按照十分法来展示,那么相应的各类能力培养比重应该为1∶3∶2∶2∶2。采、编、播三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而言是基础能力,如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已经形成了采、编、播、导、演五位一体,即学生不仅要能够具备采访、编辑和播报能力,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还必须具备导演能力和表演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学生的专业技能,政治素养是指学生对时事热点、政策把握方面的敏锐性和方向性,只有同时具备了专业技能和政治素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才能够成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化底蕴就是生命线。文化底蕴是学生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的底气。创新能力现在已经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新媒体网络工作者乃至各行从业者不断发展的动力,而这种能力离不开敏捷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洞察力是思想碰撞的产物,文化底蕴是素养提升、知识沉淀和时间积累之和,可以说,学生文化的积累程度也决定了其洞察力,因此,对于学生的培养必须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教师的要求学生培养方式的变化对学生潜能挖掘方式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创新学生潜能发掘方式和创新学生技能培养方式,就要使培养方式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在现在的教学中,常常是教师带动学生融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更多的是传授教师自己的知识技能,人们把这种方式定义为专业技能传承。但专业技能传承只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能力,无法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现在的教学不仅要延续教师的思维模式,更多的是需要教师以学生的思维模式带动学生,才能形成一种新的引领。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可以通过教师自己创作来带动学生参与,进而引领学生创作,在此过程中实现传授技能、挖掘潜能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比学生更先掌握时代资讯和网络新媒体技术,这种培养方式是教师和学生更新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的有效方法。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像史学类专业教学是对已经存在并得到证实的历史知识进行文化传授,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虽然在教育部的学科划分中归类于戏剧与影视类,但依然可以归类于新媒体艺术类。新媒体艺术近年有了很大改变,但高校教师的教学大多停留在以往对媒体的认知经验中,部分课程脱离不了老生常谈,而大学生是新媒体传播的主力军,很多时候,学生对新媒体思维和新媒体技术的理解力和掌握程度还会高于、先于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老师在授课之前去多多了解新媒体,并带入课堂中,就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共鸣。但教师一味地使用学生的思维模式带动学生也是不够的,因为课堂也需要延续教师的思维模式,教师的思维是经验的总结,是传承,学生的思维是新的角度、新的纬度、新的高度,也是融入,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形成一种新的引领。

三、“新媒体+乡村振兴”视角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培养路径

(一)新媒体网络方向的乡村振兴专项培养党的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新时代有新使命,乡村振兴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新的媒体形式可以行之有效地助力乡村振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完全可以设立新媒体网络方向的培养路径,更可以细化到乡村振兴专项。新媒体网络方向乡村振兴专项的培养方式是可能的,它的可能性在于没有脱离现行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政治素养+文化底蕴+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就业除了常规的新闻媒体、宣传部门外,也有很多学生选择了加入大学生村官和西部计划的行列。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学校可以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直接增加学生参与乡村实习实训的机会,让学生提前融入乡村生活,把新媒体网络技术普及到田间地头去,到日常农村事务中去,把在农村真切感受到的乡村生活、乡村文化和乡村变化融入学习实践中,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改变了从理论到理论的讲解方式,也增强了实践能力培养的趣味性、真实性,同时还会让学生在推广乡村农副产品、拉动乡村旅游经济和加快乡村文化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中拥有真切的感受和底气。

(二)多方面就业选择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399家地级以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36家教育电视台,全国的县级广播电视台达2106家[3-4]。虽然如此多的媒体平台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但实际上真正从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的学生占比并不高,究其原因是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让新媒体成了受众更多的媒体平台,这也造成了传统媒体节目和广告投放越来越少,也直接导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少。实际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原因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声音和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气质以及文化底蕴,这就给学生提供了银行职员、活动策划、商业主持、行政助理、企业文员等多样的职业选择,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提供了网络主播、新媒体技术职员等就业选择,而本文倡导的乡村振兴等专项培养模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因此创新培养模式直接有助于学生就业。2018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无疑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也增强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操作性。在近年来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各地都会举办文艺晚会,加大农副产品带货直播和乡村文化旅游宣传推广的力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不仅可以利用“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的黄金时间以带货直播、旅游推广助力乡村振兴,还可以将其变成日常工作,通过定期、定时推广,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进而吸引外出务工农村年轻人返乡创业,带动乡村振兴。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有了更大的培养和发展空间,在党和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也有了新思路。从培养目标定位的更新到课程设置定位的变化,再到实训岗位定位的调整,可以直接促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专项培养方式的创新,有助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文化底蕴扎实、专业特色鲜明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和市场需求接轨,促进就业。

作者:李猛,李铮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播音主持艺术论文2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整个播音学学科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的建设能对该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能有效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助力培养讲政治、重品行、业务过硬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近年来,相关课程教师对该领域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该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专业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不足,课程改革和播音专业特点结合不够紧密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理念认识局限、情感元素挖掘随意、播读练习材料选择的原则不够清晰、情感元素融入生硬等问题。为提高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的质量,还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课程进行设计。

1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的建设思路与教学目标

1.1课程建设总体思路以理念指引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坚持正确的播音主持创作道路,以此统领播音主持创作实践。认清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坚定政治立场。从政治认同、政治情怀、政治信仰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价值塑造为核心。围绕播音主持有声语言的创作路径“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1]深挖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在理解感受作品之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化于心。厚植爱国情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以职业要求为基础。2022年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等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行为和社会活动管理的意见》,指出:“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媒体的形象代表,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坚持正确导向、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文明风尚的重要职责。”[2]将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道德规范、主持人先进事迹融入课程学习,鼓励学生以社会责任为己任,讲好中国故事。

1.2确立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把握播音学科的新闻性、艺术性双重属性[3],在设置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目标时要牢牢把握新闻类和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建设要求。知识目标:能够深刻认识播音语言创作的一般规律、一般原理,系统掌握播音创作的原则和方法、播音语言的表达与技巧。能力目标:能够坚持践行正确的创作道路,掌握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内部技巧、外部技巧,具有从事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的能力。情感目标:从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个人修养三个层面确立。政治素养层面:增强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爱党爱国的政治立场。职业道德层面:忠诚党的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原则。增强社会责任,成为德艺双馨的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个人修养层面:勤奋苦练、脚踏实地、作风严谨、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2教学内容——围绕“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建构

依据播音专业的特点,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材之间的关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实施课程的主要依据。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编著的《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播音专业的首选教材,该教材凝聚了几代播音教育专家的研究成果。教材中共有十四章内容,每一章节大体由理论阐述、实例分析、训练材料构成。由于教材出版周期性制约,而播音创作基础课程中使用的部分训练材料如新闻稿件等具有时效性,所以大多数教师每次开课时都会选编一部分时效性较强的训练材料。要在课程中做好情感元素的挖掘,必须吃透教学内容,坚持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梳理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两条主线,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2.1以坚持正确的播音主持创作道路为统领和中心深刻理解播音主持艺术学的根本属性是新闻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正确的创作道路首先强调的就是党性原则。同时强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观贯穿播音主持创作活动始终。正确创作道路观本身自带情感元素。

2.2以播音主持创作理论为主线,课程内容板块化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教材内容一共十四章。教学中将十四章内容整合为四个板块,分别为播音主持创作概说、创作准备、语言表达内部技巧、语言表达外部技巧。理论大课根据课程目标、各板块教学内容特点,精选教学案例。围绕引领导向、责任担当、爱国、平等、公正、奉献、敬业等方面挖掘情感元素,树立正确的创作观、艺术观。播音主持创作概说板块:围绕播音员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的属性,正确的创作道路要坚持党性原则以及播音员主持人的职责使命,精选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主持人陈贝儿主持《无穷之路》等案例,融入主持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领导向、澄清谬误的责任担当,求真务实、不怕困难的敬业精神等元素。掌握播音主持语言特点,加强对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分析阐释,树立语言安全观,增强文化自信。创作准备板块:围绕备稿工作基本步骤,备稿严谨态度,选择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的备稿事迹,挖掘情感元素为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语言表达内部技巧板块:立足播音创作时调动思想感情的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三个内部技巧,用情发声。通过理解感受,强调立足时代,深入生活,走基层,将主流价值观内化于心。语言表达外部技巧板块:围绕语言表达中的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外部技巧,通过反复训练提升语言表达基本功。挖掘情感元素为敬业、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2.3以播音创作实践为着力点,把握“三个兼顾”,精选播读篇目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实践性强,实践小课所占总课时的70%以上。精选篇目,挖掘其中的思想价值、精神意蕴,自然而然融入情感元素。教材中选编的播读练习材料丰富:从题材上看,包括散文、小说、新闻稿、主持词等,从内容上看,更是涉猎广泛,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无所不包。在大量作品播读实践中,通过播音创作过程理解-感受-表达,将中华优秀播读作品的思想内化于心。挖掘情感元素主要为勇于实践、勇于求真、敬业爱岗、团队合作等。播读文稿的质量直接影响情感元素的挖掘。教材中的练习材料分量充足,通常课堂上会精选其中的内容精练。在选稿过程中要把握“三个兼顾”:第一,兼顾播音训练材料的专业性和思想性。除了考虑专业教学的需要,还要严格把握作品的思想主题,确保主题的正确性、广泛性,优选经典篇目。第二,兼顾选用教材中经典训练篇目和补充播读材料。在选用播读材料时,适当补充时效性强的训练材料。建议教材中材料和增选材料比例设置为8:2或7:3。第三,兼顾价值引领和情感共鸣。由于播读稿件内容广泛,所以可挖掘的情感元素较丰富。对于经典作品,可以挖掘作品创作背景中的小故事,对于时效性已过的作品,可以联系当下增强时效性,从而总体增强内容的亲和力,引发情感共鸣。例如:围绕备稿六步知识点,精选茅以升《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分析文章层次、主题、背景、目的、重点、基调。融入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元素。同时融入作者茅以升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忍痛炸毁自己设计的钱塘江大桥的故事,感受茅以升的爱国情怀。备稿过程是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向老一辈播音员夏青、齐越学习,传递中国声音。围绕情景再现知识点,精选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这一曾获金话筒奖的主持案例,分析情景再现四步过程,强调四步过程中核心是触景生情。继而联系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发展,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入天问实验舱等,体会特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围绕节奏知识点,精选王愿坚的《草地夜行》,掌握凝重型节奏的特点。同时用语言塑造长征中老战士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光辉形象等等。

3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要提升实效,必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教学中要打破传统“师徒制”的教学边界[4]。案例讨论法。教师设计案例,挖掘案例背后的故事,梳理作品过去和现在的联系,分析作品蕴含的价值观。讲解播音主持正确的创作道路,讲解播音主持语言的特点,树立语言安全观,增强文化自信等内容时,运用正、反案例说明问题。任务驱动法。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参加经典诵读、汇报演出等活动。学生从选择创作主题,到遵循创作原则,再到理解-感受-表达,通过任务项目,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法。组织学生为学校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志愿服务,到群众中去,了解祖国语言的使用现状,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4课程考核评价科学的考试设计能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促进实现课程全过程育人。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在各部分考试项目中加大运用能力的考核。紧跟传媒发展步伐,改革创新考试形式,不断设计新的考试题型,加大实践考核比重,力求全面考核学生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能力,尤其是在新技术、新环境背景下,要加大对播音主持人才应具备的新素质、新能力的考核[5]。考试由三部分组成:平时表现。通过学习通上的记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加强对学生个人修养层面的考核,如勤学苦练。加强课后讨论题目的设计,促进学生对主持人舆论引导力、传播力的探讨,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占总成绩的30%。理论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于重要概念、理论的记忆、理解与运用情况。笔试题目中增加对理论理解和运用的内容,增加播音主持创作案例分析题型。占总成绩的30%。播音主持创作实践。采用期末汇演的形式,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播音主持创作规律、原理、原则、方法、语言表达技巧进行创作实践的情况。学生参与播音创作的实践活动,现场展示播音主持作品,并提交视频、策划案、总结报告。强调好的播音主持作品能够正确传递党和国家的声音、传播主流价值观、展现新时代风貌。占总成绩的40%。

5教学设计反思

5.1强化课程群建设应该加强专业整体课程建设规划,加强教师合作,梳理各类课程的特点和关系,建立相应的课程群。专业教学中可划分为人文基础课程群、播音主持专业基础课程群、播音主持业务课程群。

5.2进一步拓展课外实践活动,将语言志愿服务融入课程课程理论学习与学生课程实践相贯通。通过课程实践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品格,使其思想观念趋于理性,认识水平逐步提高。教学设计中,将普通话测试志愿服务、推普宣传服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纳入课程教育中。

作者:肖宁 单位: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播音主持艺术论文3

一、播音主持创作中的艺术思维内容和表现

(一)形象思维艺术创作中所涉及到的形象思维运用广泛,主要是在人们的感觉和器官上直接获取事物传达的信息内容,同时又具备直观性、全面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可广泛运用到播音主持的创作中。首先,在播音主持创作开始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对于播音主持创作的依据和稿件,其中包含半稿和无文稿,我们应该结合形象思维的特点优势,唤起与稿件相类似事件的记忆和画面感受。比如在处理烹饪内容相关的稿件时,主持创作者应该按照稿件原本的步骤安排,想象现实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境与画面,将文字素材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场景,之后再把一幅画整体串连下来,将播音主持人员置身于其中,带动观众在这样的状态下投入情绪和感受[1]。其次,在准备阶段完成之后,在正式创作中需要对话筒、摄像机和观众面对面进行现场创作,这也离不开形象思维。在节目主持过程中,需要感同身受,对于纪录片的解说也应该“眼前有画面,耳边有音乐”。除此之外,在新闻节目的主持创作中要求在面对新闻事件时应该态度明确,这都会要求创作者具备形象感知能力。第三,在形象思维的创作方式完成之后,要做好反馈工作。播音主持创作完成之后,主持人会受到多个方面的反馈和评价,在专家探讨之余,广泛受众也会描述自身多样化的感受,此时创作者应该使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想象在受众眼里的效果,在积极满足受众创作需求的基础上顺应艺术思维创作的根本发展趋势,以此来提升传播效果。

(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也是播音主持创作中的艺术思维方式之一,主要是在分析、判断和推理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及概念内容上的认知形式,自身有着严密性、层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在语言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会用到素材、设计思路、语句分析、结构调整、修饰作用、主题明确等多个方面[2]。播音主持的创作是在有声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人员必须有相对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将多种形式的作品和内容加入实践,在逻辑思维的运用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多个创作依据下的播音主持创作离不开稿件的准备,稿件可以被分为全文稿、半文稿和无文稿。其中无文稿相对于其他两种稿件而言缺少明确的主题内容,仅创作出一种情景或感觉,因此创作者必须主动构思和组织语言,在即兴口语的艺术创作形式下体现出逻辑思维方式的根本作用。除此之外,按照内容类型分,播音主持创作节目一般会被分为新闻类、社教服务类与综艺娱乐类。其中,新闻类节目的创作会对语言和信息传达提出要求,在专业名词和书面语言的信息表意下,对逻辑思维的要求明显提高[3]。综艺娱乐类节目在稿件处理和语言表达上需要选择通俗易懂的文字,口语和短句较多,主要是结构较为简单,导致逻辑思维在播音主持创作的环境中不会被提出过高要求。社教服务类节目包括多个板块,对逻辑思维的要求介于对以上两大类节目的需求之间。此外,即使在同类型节目的创作中,对逻辑思维的运用和要求也会存在不同。对于同一类型节目下的不同形式也是如此,所以在播音主持创作的形式上应该加强艺术思维的水准和要求。

(三)灵感思维灵感思维在播音主持创作中属于一种长时间冥想却找不到方向的艺术表现形式,属于一种顿悟。播音主持创作的准备时间较短,在头脑中所出现的思维逻辑或方法很难运用到实践中,导致灵感思维的艺术表现难以体现出来。比如在现场播音主持创作中,主持人能够结合主题内容想出新的灵感,面对镜头直抒胸臆,为节目添砖加瓦。

二、艺术思维方式在播音主持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使用艺术思维方式交叉混合的形式,不同艺术思维方式的地位和作用也存在差异。

(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具有创作主导地位首先,形象思维在直观抒情的创作环境中一般会占据主导地位,其以情感人,在语言创作和直观创作环境中都注重抒情。由于创作素材和作品要求相适应,所以是在情感和声音形象的认知状态下进一步开展艺术创作,与此同时形象思维也能够为播音主持创作营造良好的思维空间[4]。其次,在论证性与说明性的创作条件下,逻辑思维的引导作用在播音主持创作中会对主题、层次和基调加以区分,同时揭示语言的内在联系,甚至会用语气和节奏的处理方式来对篇章的构思和对比加以把握,这些都需要播音主持创作者理性思考,全面了解。尤其是在新闻活动和文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播音艺术的创作和关系处理显得格外重要。创作者自身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本人认知的基础之上,会习惯性地选择使用常用的思维方式,应注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内涵表达。

(二)形象思维在播音主持创作中尤其重要尽管在播音主持创作中有许多艺术思维方式,但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仍然占据着相对主导的作用。结合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全面需求,形象思维在播音主持创作过程中的涉及范围更广。而且,在抒情类作品的创作中,评论类、思辨类和新闻类的作品也需要注重形象思维,对稿件内容做出创作反应,这种情绪上的转变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形象思维。除此之外,在艺术创作的同时,创作者需要去思考声音和画面的状态,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一般会让形象思维领先。从传播目的来分析,形象思维的艺术方法在播音主持创作中的使用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的传播媒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文字长于叙事拙于抒情,声音画面则可以与播音主持艺术传播的特性相联系,促使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在内容要素和难度上减少一定的变化,并凸显出艺术思维的表现,在此基础上使人们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或网络画面,在播音主持下感受态度和情感。也就是说,创作者应该寻求多种方式来传递出更加生动、鲜活的内容,始终保持积极的形象思维。

(三)灵感思维在播音主持创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类型和形式下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能够在发挥自身灵感思维的基础上创作出较好的播音主持艺术作品,灵感的闪现和节目创作能够为观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这在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为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带来新的活力。

三、艺术思维在播音主持创作中的实践思路

(一)提高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和思维能力播音主持艺术创作活动属于一种高度集中且较为复杂的艺术形式,在当下创新趋势的影响下要迎接新的艺术创作挑战,就需要创作者在短时间内保持较为轻松的状态,以加深对创作内容和主题的思考,还有可能会发挥出超长的生活化场景。艺术思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社会实践。创作者在平时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过程中应该结合多种状态下的训练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模式。形象思维能够为创作者的自身感官与感受能力带来新的启发,并通过感官能力去挖掘逻辑思维中的优势,而逻辑思维则可以从分析与比较、抽象与概括等多个方面入手,灵感思维的来源则是日积月累,因此创作者应该跟随正确的价值观,在节目正确创作价值取向的引导下传播正面内容。除此之外,播音主持创作还应该结合多种艺术思维方式的个性化特点,在创作过程中展开个性与共性的探索,保障思想更有说服力。

(二)扩大创作者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知识储备的增长应该长期处于正比例关系,播音主持创作不能忽视各个艺术思维方法在自身需求上的重要性,创作者应该及时训练自身的艺术思维,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创作者应该有意识地从生活和交谈中扩大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感悟到其中的艺术情感,并能够分析逻辑内涵。另外,播音主持的作品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不同的问题处理和表达下能够处理多种文本,对此播音主持工作者应该在充分考虑作品风格和思想的基础上创作合适的节目意境,使作品更具感染力,以此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再加上个性化探索,播音主持创作应该做到尽力完善,不断维持自身优势,在积极调整自身情绪的基础上带给观众更强烈的感染力。在播音主持创作环境下,工作者也需要在自我超越中寻求个性,及时发现当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逐步完善播音主持创作思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实现节目个性化创作的基础上扩大知识储备。

(三)加强创作者的创作实践播音主持创作要求创作者全身心投入,要求在脑力、体力的综合工作下实现训练思维和身体的多方面配合,最终促使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达到和谐匹配。更重要的是,通过多次实践锻炼,能够将灵感思维的捕捉、完善和统一结合起来,因此创作者一定要勇于实践锻炼。优秀的播音主持艺术人员首先应该具备播音主持的基本素养,也就是共性,播音主持的创作需求和发展空间在当下多媒体环境中显得格外重要,节目制作层出不穷,且内容同质化问题严重,为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带来了压力。因此,实践锻炼应该贯穿于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通过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节目创作与思维实践,在生活实际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再加上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实际创作应该顺应节目效果,因此应在自我特色和客观实际的有机融合下不断丰富创作者的自身学识,进一步投身到创作实践中,将可持续发展融合到创作艺术思维中,提高个人的综合创作能力[5]。由此可见,对播音主持创作的艺术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为保障播音主持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创作者需要充实自己,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个人魅力,为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和节目效果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四)注重对播音主持创作和艺术思维个性化的探索播音主持工作者在追求个性化创作的同时也应该立足于社会实践,在科技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和艺术思维为个性化的节目形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播音主持的创作作品有着多元化的特点,创作者首先了解多种作品下的风格与思想,之后根据创作风格和文本需求快速整合自身情绪,在创作感染力的作用下为作品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并在此基础上顺应多种艺术文体作品的情感需求。另外,对播音主持创作和艺术思维个性化的探索也应该加快转变思维方式,播音主持工作如同艺术,在个性化的创作背景下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播音主持工作者在寻找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的同时也应该顺其自然。创作者在适合自身播音主持风格的基础上应联系实际,为节目创作提供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使得自我创作特色和客观实际得到明确凸显。个性化的特色品牌和创作风格将是一个不断进步与表达的过程,播音艺术设计工作者应该在个性化创作的基础上奠定正面积极的节目基调,探索出创新和个性化的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胡培茂.初论播音主持创作中的艺术思维方式[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7(3):122-124.

[2]杜金芮.表演艺术在播音主持创作中的运用分析[J].声屏世界,2020(5):46-47.

[3]程旭.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思维运用研究[J].东西南北,2020(10):193.

[4]严蓝.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空间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6,2(18):173-174.

播音主持范文第4篇

对于专业大课,往往是由主讲教师进行,主要是以集中授课,精讲其知识理论、基本的原理和技能、技巧。而实践小课,按学校实际情况,把学生组合成为很多小组,每组配备一名专业的教师。教师给学生指导、帮助,使得学生能够消化、巩固其中的知识,最后达到掌握。而大课理论的教学和其他专业的教学类似,其教学方法是很规范的;对于实践小课的教学是在传统播音教学的方法基础上进行的,逐渐改善自己的方式,有了新的特征和要求。在早期的播音教学,存在师资和客观物质条件的不足,往往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首先是领着学生去了解节目、分析稿件,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认识播音,从目的和对象方面去理解。然后是教师领读,而学生是跟读,在读的过程中去感觉;或者学生自己去读,教师在听的过程中,发现其优、缺点,随时给与帮助来提高。在那时,在没有教学环节的情况下,往往是在工作中,随着节目的录制来进行训练,这种教学形式是简单、粗疏的,但跟着播音教学的实质,因而,教学效果是好的,培养了一大批的骨干人才。随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壮大,传统的播音教学方法存在不利的因素,制约了播音教学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现代的教学中逐渐提高播音教学的效率。

二、提高普通话语音标准是播音主持的关键

在现代的播音主持教学中,提高普通话语音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我往往告诉学生,目前是一个具有科教、论坛、现代信息的社会,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说好普通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播音员看做自己学习普通话的榜样,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通过在学校里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楚,使自己的语音准确、规范、优美,在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

(一)进行针对性教学

首先从声、韵、调语音的基本功来练习好语音,这是普通话口语表达的一个关键。对于普通话语音,主要是从声母、韵母、调值等来考虑。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要一方面有问题,就会影响语音,造成发音的错误、不完整等,所以,提高普通话水平是必须的,应该从声、韵、调开始练习,这是基础发音的训练。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开学前,大部分学生是有良好的语音的基础,但也存在方言,随着地区的不同,每个人的语音存在不足,即存在“尖音”“齿间音”“前后鼻音”分不清楚等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在语音的调值上具有差别,所以,我们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是必要的。这是打好普通话的语音的一个基本。

(二)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掌握正确的发音,对于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语音,除了要求规范,还要具有优美的感觉,这里也指唇、齿、舌等的运用,需要灵活、有力;而发音部位、发音的方法,需要准确、到位,即在发音方面,咬字上不要含混字、不脱漏字、不吃字等情况。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抓好普通话的基础,尤其是发音理论的教学,在严格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的前提下,准确读好普通话是关键,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把握好普通话的发音、变化的规律。换句话说,从声母发音的部位、方法上考虑,以及韵母舌位、唇形、动程;或者声调的调型、调值;音变的形式、规则等方面来综合考虑,这是最基础的,需要一招、一式、扎扎、实实的做起,在每个音素的发音上,都要达到准确、到家。只有从根本上消除自己在语音方面的不足,才能学成最纯、最正、标准的普通话。

(三)找出方言的差异

为了突破语音的重难点,找出不同地区、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特点是必要的,对于普通话的差异和关系,这些地方是不同的。如在山东、辽宁地区,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同是声调上的差异;而四川、重庆等地,普通话的难点是在前后鼻音、轻重上的不同。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出生地,了解和分析其语音的条件、背景,在结合各地方言的基础上,来区别出与普通话的不同,再针对其不同进行重点、难点语音的练习,这很容易收到好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些方言不同与普通话的地方,如:“舌尖前阻的z、c、s发成了舌尖后阻的zh、ch、sh,舌面声母的j、q、x发成了舌尖前音,前鼻音韵母的in、en发成了后鼻音ing、eng”等。这些是区别很显眼的,在记忆和纠正上,是不困难的。对于那些和普通话发音大体相近或相似的语音是最难区别的。如在某些方言中,与普通话比较,阴平调的调型是相同的,但调值不同;而后鼻韵母、儿化时,元音不是鼻化的;在四川方言中,存在轻重格式的不同。所以,对于这些细微的差别,一旦长久不注意,就会让人听不懂发音。

(四)需要分阶段性

播音主持范文第5篇

对于专业大课,往往是由主讲教师进行,主要是以集中授课,精讲其知识理论、基本的原理和技能、技巧。而实践小课,按学校实际情况,把学生组合成为很多小组,每组配备一名专业的教师。教师给学生指导、帮助,使得学生能够消化、巩固其中的知识,最后达到掌握。而大课理论的教学和其他专业的教学类似,其教学方法是很规范的;对于实践小课的教学是在传统播音教学的方法基础上进行的,逐渐改善自己的方式,有了新的特征和要求。在早期的播音教学,存在师资和客观物质条件的不足,往往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首先是领着学生去了解节目、分析稿件,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认识播音,从目的和对象方面去理解。然后是教师领读,而学生是跟读,在读的过程中去感觉;或者学生自己去读,教师在听的过程中,发现其优、缺点,随时给与帮助来提高。在那时,在没有教学环节的情况下,往往是在工作中,随着节目的录制来进行训练,这种教学形式是简单、粗疏的,但跟着播音教学的实质,因而,教学效果是好的,培养了一大批的骨干人才。随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壮大,传统的播音教学方法存在不利的因素,制约了播音教学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现代的教学中逐渐提高播音教学的效率。

二、提高普通话语音标准是播音主持的关键

在现代的播音主持教学中,提高普通话语音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我往往告诉学生,目前是一个具有科教、论坛、现代信息的社会,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说好普通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播音员看做自己学习普通话的榜样,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通过在学校里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楚,使自己的语音准确、规范、优美,在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

(一)进行针对性教学

首先从声、韵、调语音的基本功来练习好语音,这是普通话口语表达的一个关键。对于普通话语音,主要是从声母、韵母、调值等来考虑。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要一方面有问题,就会影响语音,造成发音的错误、不完整等,所以,提高普通话水平是必须的,应该从声、韵、调开始练习,这是基础发音的训练。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开学前,大部分学生是有良好的语音的基础,但也存在方言,随着地区的不同,每个人的语音存在不足,即存在“尖音”“齿间音”“前后鼻音”分不清楚等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在语音的调值上具有差别,所以,我们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是必要的。这是打好普通话的语音的一个基本。

(二)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掌握正确的发音,对于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语音,除了要求规范,还要具有优美的感觉,这里也指唇、齿、舌等的运用,需要灵活、有力;而发音部位、发音的方法,需要准确、到位,即在发音方面,咬字上不要含混字、不脱漏字、不吃字等情况。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抓好普通话的基础,尤其是发音理论的教学,在严格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的前提下,准确读好普通话是关键,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把握好普通话的发音、变化的规律。换句话说,从声母发音的部位、方法上考虑,以及韵母舌位、唇形、动程;或者声调的调型、调值;音变的形式、规则等方面来综合考虑,这是最基础的,需要一招、一式、扎扎、实实的做起,在每个音素的发音上,都要达到准确、到家。只有从根本上消除自己在语音方面的不足,才能学成最纯、最正、标准的普通话。

(三)找出方言的差异

为了突破语音的重难点,找出不同地区、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特点是必要的,对于普通话的差异和关系,这些地方是不同的。如在山东、辽宁地区,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同是声调上的差异;而四川、重庆等地,普通话的难点是在前后鼻音、轻重上的不同。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出生地,了解和分析其语音的条件、背景,在结合各地方言的基础上,来区别出与普通话的不同,再针对其不同进行重点、难点语音的练习,这很容易收到好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些方言不同与普通话的地方,如:“舌尖前阻的z、c、s发成了舌尖后阻的zh、ch、sh,舌面声母的j、q、x发成了舌尖前音,前鼻音韵母的in、en发成了后鼻音ing、eng”等。这些是区别很显眼的,在记忆和纠正上,是不困难的。对于那些和普通话发音大体相近或相似的语音是最难区别的。如在某些方言中,与普通话比较,阴平调的调型是相同的,但调值不同;而后鼻韵母、儿化时,元音不是鼻化的;在四川方言中,存在轻重格式的不同。所以,对于这些细微的差别,一旦长久不注意,就会让人听不懂发音。

(四)需要分阶段性教学